9月初,电子杂志业界领军级公司Xplus传出消息,已裁撤整个上海分公司,涉及技术、美工和销售在内的20余名员工。上海分公司的内部人员上网发帖表示Xplus的裁撤举动无异于卸磨杀驴,Xplus资金链紧张,需要减少开支。如果上述情况属实,这是Xplus近两个月来第二次裁员。已经获得二轮风险投资的Xplus尚且如此,让人不由得怀疑,貌似花团锦簇的电子杂志行业是否是个“孔雀开屏的背面”。
从2005年到2007年,电子杂志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成为风险投资商的宠儿。有关数据显示,中国电子杂志用户数预计2007年达到6000万,而到2010年,电子杂志用户数量有望突破1亿,在网民中的比例将达到40%。庞大的用户数量带来了潜力惊人的市场前景,这无疑将吸引创业者的疯狂涌入,但事实是否真如想象般乐观?缺乏足够创意和实力的后来者们可能在坚持到电子杂志全面开花之前,或摸索出行之有效的赢利模式之前,就被纷至沓来的竞争者推挤出局。
新浪入局掀起“新寡头”竞争
电子杂志从2005年以来发展迅速,目前已有上百家电子杂志企业,以zbox、xplus、zcom为代表的各家互动杂志平台开始跑马圈地。
另一方面,名人电子杂志也在第一时间在网民与行业内掀起巨澜。徐静蕾在一跃成为全民博客“点击女王”后又开设自己的电子杂志《开啦》,杨澜紧随其后推出电子杂志《澜》,据称目前已实现赢利。国内一女子演唱组合明骏女孩推出的写真集以电子杂志的形式出版,开创了电子杂志付费下载的先河。
门户网站也加入到竞争行列中。网络巨头新浪网于7月中旬宣布新浪电子杂志频道(beta版)正式上线。且不论新浪电子杂志能给逐渐“审美疲劳”的网民带来什么,单说新浪作为拥有最强内容资源、最大用户量、广告效益最佳的门户网站老大,进入处于市场纷乱却又蓬勃的杂志市场,其所产生的庞大规模效应不仅给产业带来相应的经济利益增长,也给电子杂志业内的“散兵游勇”们带来巨大的压力。
难怪有分析人士声称,在电子杂志的战国时期,强势门户新浪的进入,激励了电子杂志行业的发展信心,同时也势必为电子杂志行业迎来“新寡头”竞争时代。
电子杂志鱼龙混杂
在迅速发展的同时,电子杂志作为一种新业态,也存在行业发展不规范、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等诸多问题。这个行业直到目前还没有相应的、有针对性的管理规范。
电子杂志号称新媒体,既是媒体,就应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但在追求眼球经济、轰动效应的过程中难免会走火入魔。别说那些自娱自乐的,个人电子杂志爱好者们制作的小范围内传播的电子杂志了,那些在业内颇有些知名度的电子杂志业者也在大打擦边球。在万众传媒网站的杂志人气排行榜上,发行于今年1月23日的《钥匙孔》迄今为止仅仅出了一期,但下载量却高达255362次,该期的主要内容让人心领神会:《大辣出版物》、《日本情人旅馆地图》等等,这高下载率的由来显而易见。网媒具备强大的放大效应,如果没有相应的管理规范,这个行业迟早会出事。
赢利模式并不清晰
电子杂志随着自身精彩视听内容的夺人耳目,以及风投的大力追捧,让越来越多的创业者感受到这个市场的诱人“钱”景。但仔细分析,电子杂志能一时在业界兴盛起来与传统出版物受多方面限制有很大关系,其短时间的兴盛并不必然代表是一种可以成功的商业模式。
电子杂志对读者的阅读方式与发行渠道进行了创新,但面对新的网络环境、新的用户群体能否改变广告主的广告投放管道,电子杂志能否成为广告主的宠儿?用户是否愿意为下载电子杂志页付费?其赢利模式还是一个尘埃未定的话题。
必须承认的一个事实是,广告商目前只把网络媒体广告当作辅助的,还不是主流的。主流的还是那些线下的广告,包括一些活动赞助等等。互联网对他们来说是必要的,但不是很充分。企业会用,但整个广告预算比例不会太高。加上实现电子杂志的付费订阅尚需时日,因此除却广告和发行等传统盈利方式之外,还需探寻新的赢利模式。
另外,电子杂志仅有内容、网站或者一本杂志是不够的,一定要把它推广出去。而推广仅仅在网络上做广告是不够的,一定要做跨媒体的宣传。一个事实是,大多数中国的电子杂志并没有在传统媒体上做广告宣传自己,大多数的中国人对他们还是陌生的。
电子杂志这个由风投推动起来的新兴产业,目前看来,多少存在些许虚胀,会否成为互联网的一个投资泡沫,目前还无法确定。记者在网站上看到前文提及的Xplus的内部员工在网站上发帖牢骚“在电子杂志行业咋赚钱都成问题,用户又越来越少,VC给的太少,已经不够现在的规模开支了。”我们只愿这个拥有显而易见的广阔前景的新兴行业别被追名逐利者做“滥”了,成了一个美丽的尴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