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的位置: Pecker's Home >> 文章频道 >> 业界新闻 >> 电子 >> 正文
  INOVA 宣布推出G3i™:一款高性能、高运营效率的新型陆上记录系统         
INOVA 宣布推出G3i™:一款高性能、高运营效率的新型陆上记录系统
[ 作者:佚名    转贴自:INOVA    点击数:322    更新时间:2012-3-6    文章录入:pecker
    INOVA Geophysical 日前宣布推出一款高度灵活坚固的陆上记录系统 -- G3i™。这种大通道记录系统为业界带来一种非常便携的技术,为开展包括在全球最具挑战性的环境下的高密度宽方位角采集在内的各种陆上地震勘测提供支持。

    INOVA 根据在地震采集技术领域多年的产品开发经验,开发出一款强大的有线记录系统,提供先进的地面电子器件、PDL (power-down-the-line) 技术和高生产率可控震源 (HPVS) 功能。G3i 支持100,000多个通道,可用于采集  2D、高密度 3D 及时移 4D 数据。这种新型有线陆上系统的加入,将为业内的地震相关业者提供另一种可满足各种作业需求的有线记录选择,从而使承包商能够获得更高的资产回报率。

    数项关键功能可为地球物理承包商带来莫大的好处,其中包括其坚固的航空级铝外壳和高强度聚碳酸酯表面,可最大限度地提高耐用性。电源管理和部署物流经过简化,因为 G3i 系统采用 PDL 技术,利用电源  (PSU) 和光纤分路器 (FTU) 装置,加上12伏标准电池,使电池电量平均分布于多个场站装置中。此外,G3i 的地面电子器件每个通道的 PSU 耗电量仅为 235mW。

    G3i 还根据“多快好省”的原则进行设计;与使用竞争对手提供的现有的单通道站相反,承包商可利用1.2公斤紧凑型远程采集模块 (RAM) 站上的4个模拟通道。由于需要运输、维护和检修的现场设备减少,人们可更高效地开展勘测工作。
    G3i 于2011年11月进行了首次野外测试,之后于今年2月,由全球最大的陆上地球物理承包商 -- 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BGP) 在中国西部某油田进行了高生产率可控震源技术测试。两次测试都达到了 BGP 的优秀标准。

    产品管理高级副总裁 Glenn Hauer 先生表示:“我们在这一系统方面所取得的技术进步,受到了我们客户野外需求的广泛推动。对于高生产率可控震源业务,我们知道客户需要一种采用 PDL 技术的大容量系统,来帮助降低对电池的依赖;由于需要运输的设备减少,工作人员可在高通道数采集过程中更高效地开展工作。我们设计了一款具备所有这些优点的系统,此外还能迅速对地面电子器件进行现场维护,并最大限度地缩短了系统停机时间;这有助于降低总运营成本。”

    INOVA 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Steve Bate 补充道:“我相信,G3i 系统将为我们的客户带来比行业竞争对手更广泛的灵活性,更强大的高通道数作业系统选择。过去几个月,我们与我们的合作伙伴、客户密切合作,完成了数项新技术的开发测试;G3i 的推出可为我们的客户提供满足他们的运营和设备需求的更多选择。这只是 INOVA 如何与我们的客户一起打造帮助完成这项工作的技术的一个例子。”
如欲了解有关 INOVA 的新一代有线陆上系统的更多信息,请访问:www.inovageo.com/G3i

INOVA Geophysical Equipment Limited简介

    INOVA Geophysical Equipment Limited 是领先的陆上地球物理技术供应商,其产品包括震源及震源控制系统、有线及无线陆上采集系统以及先进的地震传感器。作为一家独立公司经营的 INOVA 是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旗下全资子公司)与 ION Geophysical Corporation(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IO)的合资公司,双方分别持有该合资公司51%和49%的股权。有关 INOVA 的更多信息,请访问:www.inovageo.com

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简介

    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是全球领先的地球物理服务企业之一,为全球石油天然气行业提供各种技术、服务和设备。该公司从事地震数据收集、处理、分析、GME 和多客户调查、设备制造和软件研发。有关 BGP 的更多信息,请访问:http://www.bgp.com.cn/。
分享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Pecker's Home无关。登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和图片(或其他媒体形式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有侵犯版权事宜,请通知master@peckerhome.com,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该信息。
  • 上一篇文章: 软件接口标准凸显了基于TI Stellaris ARM Cortex-M4F内核的MCU所具备的数字信号控制能力

  • 下一篇文章: MIFARE Ultralight技术加速推进交通智能纸质票证市场发展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处理器架构消亡史[00140]
    通信恩仇,5G江湖[00281]
    官方辟谣扫码支付引爆加油…[00524]
    谷歌搭售是不是作恶?可以…[00285]
    你对Zigbee无线连接了解多…[00515]
     
     最新5篇推荐文章
    Pecker之家开通用于电子元…[02-13]
    印刷电路板图设计经验[04-04]
    基于电力线通信的家庭网络…[03-23]
    利用USB控制器设计的Windo…[01-20]
    基于ARM920T微处理器的IDE…[01-20]
     
     相 关 文 章
    社交网络启民智:从两场地…[00266]
    INOVA 完成其G3i(TM) 地震…[00213]
    日本地震爆发核危机 机器人…[00543]
    IHS iSuppli:日本地震影响…[00582]
    中芯国际连亏5年终盈利 称…[00498]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