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的位置: Pecker's Home >> 文章频道 >> 业界新闻 >> 网络 >> 正文
  “假宽带”并非“国际惯例”         
“假宽带”并非“国际惯例”
[ 作者:邱实    转贴自:新京报    点击数:350    更新时间:2012-1-10    文章录入:pecker
    AT&T为DSL用户提供一个软件,用户可以随时检查上、下行带宽的网速。如果网速低于所承诺服务的80%,用户可以投诉并立刻得到解决问题的答复。中国互联网数据中心(DCCI)的《中国宽带用户调查》报告公布后,“中国绝大部分互联网用户都在使用假宽带”的结果引起一片哗然。对此,有电信业专家表示,全世界都是用这种方式去表述宽带的,“如果说是假宽带,那全世界用的都是假宽带”。

    确实,笼统地说“假宽带”,缺乏准确性和严谨性。但是绝对不是“全世界用的都是假宽带”,事实上,运营商对网速承诺下限,并通过技术手段提升网速,才是真正的“国际惯例”。

  有专家称,“固网宽带,是每个用户通过电话线端口实现的,每个用户的带宽是绝对有保障的,而且他人无法使用。”这指的是DSL接入,或又称为“最后一公 里”接入。虽然网速受到诸如互联互通等其他因素的影响,但是需要指出的是,专家的表述忽略了至少一个重要的概念和事实:超强比配置。

  DSL接入通过电话线端口实现,他人无法使用。但是,DSL汇聚到局端(称为DSLAM,或称为“第一公里”)时,首先要满足工程配置上的一个运营规则- 超强比(Overbooking)。“超强比”的概念来源于航空业的票务系统中超量预定:即几乎每一个航空公司都接受比实际航班座位更多的超额预订,因为 一定比例的乘客可能改变他们的旅行计划。类似的,网络运营商基于终端用户不会同时在线的假设,或在线时的带宽需求不同的统计,在局端汇聚点的一般超强比配 置在1:10到1:50之间。“超强比”的工程配置旨在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率,但是不恰当的“超强比”是造成“假宽带”的主要根源。不可否认的是,不恰当 的 “超强比”也是网络运营商获利的来源之一。

  有专家用道路交通来形容带宽共享:“就像一条‘路’,在没跑车的时候,它可以达到2兆、 4兆,甚至100兆,但是10辆车一跑,带宽就不够了。”对于道路交通,如果没有诸如交通规则、公共交通等服务管理措施,人们还能出行吗?同理,“带宽共 享”毕竟只是IP网络内在的一个属性,管理和服务方式滞后于互联网的发展才是使得“假宽带”问题凸显的重要根源。

  近年来网络运营商对带 宽扩容并不积极,主要原因是投入与产出在利益上的严重脱节,因此有“带宽死亡论”之说。有事实表明,某网络运营商新扩容一条10G链路,不到一个月又告带 宽短缺。既然如此,一个顺理成章,又可以无所作为的逻辑是:IP网络是“尽力而为”的服务,服务没有保障是必然的。自然而然,“带宽共享”也就成为了一块 遮羞布。即便以“光进铜退”、光纤入户提高最后一公里的接入能力,如果没有网络全面地相应扩容以及有效服务的支撑,“假宽带”也难以得到解决,甚至可能将 会更加严重。

  此外,不能只看到宽带表述方面的“国际惯例”,而对另一个“国际惯例”视而不见——在网络通信行业有两个常用的术语:服务品质(QoS)和服务等级协议(SLA)。其中,有两个重要的参数是:数据传输延时和数据传输丢失率。国外的主流网络运营商公开这些数据(如 AT&T称每15分钟更新一次)。据此,用户可以监督运营商所承诺的服务。例如,AT&T为DSL用户提供一个软件,用户可以随时检查 上、下行带宽的网速。如果网速低于所承诺服务的80%,用户可以投诉并立刻得到解决问题的答复。

  AT&T网络的实际带宽同样是共享的,带宽超强比也被配置在工程和运营上。同时,对其可量化的服务承诺承担着相应的责任和义务。

  AT&T网络的实际带宽同样受服务器、传输、交换机、光端机、五类线多种因素影响,但这都不应该是用户所要关心的或要了解的,且大多数用户并不需要懂IP网络的技术。

   如今,网民们不仅是网络的用户而且成为推动互联网发展的“风云人物”。网络运营商以用户为中心、提升用户体验的转型顺应了互联网发展的趋势和潮流。相应 地,技术和懂技术的人也应该是以用户为中心,为提升用户体验提供服务和支持。如果不懂IP网络的技术就不能或不允许对网络服务提出质疑,或被冠以“炒 作”,这样的氛围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客观地面对“假宽带”掩盖下的服务理念、管理方式、技术创新等真问题是必要的,笼统地称“全世界都是用这种方式去表述宽带的”来解释“假宽带”有失公允。
分享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Pecker's Home无关。登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和图片(或其他媒体形式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有侵犯版权事宜,请通知master@peckerhome.com,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该信息。
  • 上一篇文章: 三星美国发布消费级监控摄像头

  • 下一篇文章: NEC通过私有云协助UNIQLO(优衣库)发送全球即时消息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处理器架构消亡史[00140]
    通信恩仇,5G江湖[00281]
    官方辟谣扫码支付引爆加油…[00524]
    谷歌搭售是不是作恶?可以…[00285]
    你对Zigbee无线连接了解多…[00515]
     
     最新5篇推荐文章
    Pecker之家开通用于电子元…[02-13]
    印刷电路板图设计经验[04-04]
    基于电力线通信的家庭网络…[03-23]
    利用USB控制器设计的Windo…[01-20]
    基于ARM920T微处理器的IDE…[01-20]
     
     相 关 文 章
    消息称宽带反垄断调查结果…[00348]
    摩托罗拉解决方案出售部分…[00426]
    焦点观察:垄断不除,宽带…[00551]
    香港推出低价100Mbps宽带业…[00569]
    亚太区宽带定购户数2009年…[00512]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