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的位置: Pecker's Home >> 文章频道 >> 业界新闻 >> 电子 >> 正文
  飞思卡尔推出先进的安全气囊传感器促进汽车安全         
飞思卡尔推出先进的安全气囊传感器促进汽车安全
[ 作者:佚名    转贴自:飞思卡尔    点击数:491    更新时间:2010-11-9    文章录入:pecker
    开发更安全的车辆是汽车行业的一个关键技术推动因素,其中重要的一项措施是完善安全气囊系统。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估计,前侧安全气囊在1987年至2008年期间挽救了25,780条生命。随着汽车供应商继续将关键安全特性融合在他们的设计中,他们必须继续提高性能,同时降低成本,以获得竞争优势。

    为了满足这些需求,飞思卡尔半导体日前宣布在Xtrinsic系列智能传感解决方案的基础上新增加两个功能,专为增强型汽车乘客安全而设计。飞思卡尔针对气囊安全系统推出了MMA16xxW和MMA26xxW产品,它们使用广泛采用的分布式系统接口(DSI)2.5标准把远程放置的压力、加速、乘员和安全带扣传感器与主安全气囊电子控制单元(ECU)连接。DSI 协议支持点到点、并行和菊花链式网络。由飞思卡尔、Denso和TRW发起的DSI 协议,一直被辅助限制系统(SRS)安全气囊的全球领先制造商采用。

    飞思卡尔副总裁兼传感器和致动器解决方案部门总经理 Demetre Kondylis 表示:“随着车辆安全设计的进步,车中各类传感器的重要性不断加强。我们的汽车客户在设计中融入传感器,不断为汽车市场带来最先进的安全特性。在我们的Xtrinsic系列传感器上增加DSI 2.5协议支持,是我们提供满足客户需求的汽车解决方案的又一条途径。”

    Xtrinsic MMA16xxW和MMA26xxW产品是飞思卡尔下一代安全气囊解决方案产品系列的主要补充,它包括支持外设传感器接口5(PSI5)协议的产品。Xtrinsic MMA16xxW和MMA26xxW加速计集成了实现更高水平系统集成和智能的功能,提供更即时、直观的碰撞响应。惯性卫星传感器在汽车周围进行定位,收集传感输入并为最佳前面和侧面碰撞检测集成信号。

    飞思卡尔是仅有的几个提供QFN封装的X和Z轴超阻尼惯性卫星传感器的供应商之一,可为车辆的定位模块提供小巧的体积和更多灵活性。惯性传感器在车辆碰撞过程中遭受高振幅和高频率震动时,其超阻尼响应最大程度降低信号失真。而准确的信号使系统在碰撞期间能够正确地计算安全气囊部署的需求。

    Xtrinsic MMA16xxW和MMA26xxW传感器在同一总线上支持2 kHz或更高输出数据频率以及多达4个传感器。这些特性允许设计人员结合更多功能,同时降低材料成本。此外,MMA26xxW还支持一个总线交换机,当发生卫星模块故障时,能使安全气囊系统重新配置,从而有助于确保一个始终联网的安全环境。

特性汇总:

  • ±50 g至±312.5 g,额定满量程,X轴或Z轴
  • 可选择180 Hz(2极),400 Hz(4极)或800Hz(4极)低通过滤器
  • 符合DSI 2.5,全面支持必选的命令
  • 16 us内部抽样率,可插值到1 us
  • -40°C至+125°C 运行温度范围
  • QFN 6x6 mm 16引脚封装
  • 合格的AEC-Q100,G修正版,1级(-40°C至+125°C)

开发支持、定价和供货情况

    Xtrinsic MMA16xxW和MMA26xxW加速计现在可供货,每一万件的建议批发单价为2.99美元起。

    飞思卡尔的塔式传感器开发工具提供一个模块化、可重新配置的演示和开发平台,提供一个更轻松的开发周期。它提供插入底板的扩展卡,称为吊卡,内含一层MCU/MPU,作为主控制板。可插拔插件允许设计师快速评估并比较Xtrinsic MMA16xxW和MMA26xxW惯性卫星加速计。 TWRPI-DSI2.5插件加速计板已经上市,建议批发价为15.00美元。

    Xtrinsic MMA16xxW和MMA26xxW加速计包含在飞思卡尔的产品超长生命周期计划中,最少确保15年的供应。

分享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Pecker's Home无关。登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和图片(或其他媒体形式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有侵犯版权事宜,请通知master@peckerhome.com,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该信息。
  • 上一篇文章: 飞思卡尔增强MQX™安全性

  • 下一篇文章: 飞思卡尔芯片驱动下一代汽车车身电子应用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处理器架构消亡史[00159]
    通信恩仇,5G江湖[00306]
    官方辟谣扫码支付引爆加油…[00545]
    谷歌搭售是不是作恶?可以…[00302]
    你对Zigbee无线连接了解多…[00532]
     
     最新5篇推荐文章
    Pecker之家开通用于电子元…[02-13]
    印刷电路板图设计经验[04-04]
    基于电力线通信的家庭网络…[03-23]
    利用USB控制器设计的Windo…[01-20]
    基于ARM920T微处理器的IDE…[01-20]
     
     相 关 文 章
    中国传感器产业喜忧并存 亟…[00332]
    NXP斥资112亿美元收购飞思…[00339]
    德州仪器AFE传感器技术助力…[00360]
    德州仪器霍尔效应磁传感器…[00304]
    英飞凌TLI4970微型传感器实…[00324]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