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的位置: Pecker's Home >> 文章频道 >> 业界新闻 >> 电子 >> 正文
  基于ARM Cortex-M内核的恩智浦LPC1100L和LPC1300L微控制器实现业界32位系统最低功率新突破         
基于ARM Cortex-M内核的恩智浦LPC1100L和LPC1300L微控制器实现业界32位系统最低功率新突破
[ 作者:佚名    转贴自:恩智浦    点击数:479    更新时间:2010-11-8    文章录入:pecker
    恩智浦半导体NXP Semiconductors N.V. (Nasdaq: NXPI)近日宣布推出LPC1100L和LPC1300L系列微控制器,为业界32位微控制器运行功耗树立了新标杆。LPC1100L和LPC1300L系列微控制器将超低漏电流技术与恩智浦的高能效库集于一体,形成了全新的低功耗平台。新型微控制器还具有独特的API控制功率模型,为用户功率管理带来更多方便。LPC1100L和LPC1300L的32位超低功耗表现与集成功率模型为照明控制器、数字功率转换和管理系统、便携式消费类电子产品及配件提供了理想的高能效解决方案。

 

业界最低的32位动态功耗

    LPC1100L微控制器采用ARM® CortexTM-M0处理器,具有业界32位微控制器最低功耗(130 μA/MHz),深度睡眠电流减少60%。LPC1300L采用Cortex-M3处理器,除具有同等的低功耗性能外,还支持72 MHz工作频率,与LPC1100L保持引脚和外设兼容。

    恩智浦副总裁兼微控制器产品线总经理Geoff Lees表示:"LPC1100L不仅实现了32位微控制器最低功耗新突破,还提供了全新的高级功率管理模型,通过简单的API指令即能优化系统运行期间的性能、效率和电池使用寿命。用户现在已无需专门针对功率优化管理而设置低级寄存器。"

 

独有的API控制功率模型

    LPC1100L和LPC1300L独有的API控制功率模型为用户提供简单易用的功率管理方法。功率模型可以针对任何低功率应用进行优化,通过最少的设计干预实现理想功耗。功率模型是非配置低功率运行模式的最佳备选方案,可以实现动态功率管理,针对多种应用状态实现CPU优化运行。该功能不仅能最大程度降低系统整体功耗,还能在低电压条件下保证最低工作电流。功率模型针对CPU性能、CPU效率和最低动态电流进行优化,在1.8-3.6V完整的电压范围内支持最高工作频率,同时不影响系统运行速度和功能。

    在CPU性能模式下,通过增加具体应用的处理能力,提高微控制器CPU的吞吐量。根据CoreMark基准测试,和一般运行模式相比,CPU性能提高了35%。CPU效率模式旨在执行代码、处理数据和降低动态电流消耗方面获取最佳平衡。超低动态电流模式在降低动态电流同时保持CPU高速处理能力。CoreMark基准测试表明超低动态电流模式可降低20 - 30%的功耗。

    除了潜在的提升运算性能与降低系统功耗特点外,LPC1100L和LPC1300L系列微控制器还具有以下多种功能:

  • LPC1100L最大工作频率50MHz,LPC1300L最大工作频率72MHz;两个系列微控制器的引脚和外设完全兼容
  • 32个向量中断、4个优先级、拥有专用中断的GPIO多达13个
  • UART、1-2 SSP、I2C (FM+)串行外设
  • 具备脉宽调制/匹配/捕捉功能的2个16位和2个32位定时器
  • 12 MHz内部RC振荡器,温度和电压可精确到1%
  • 电源复位(POR)、多级掉电检测(BOD)、锁相环(PLL)
  • 8通道高精度10位ADC,DNL误差:±1LSB
  • 支持28个或42个5V快速GPIO容错引脚,分别采用HVQFN33和LQFP48封装;选定引脚高电平驱动(20mA);11个WL-CSP封装GPIO引脚
  • 1.8-3.6V单电源,超过5kV ESD保护,满足苛刻应用 

 

上市时间

    LPC1100L和LPC1300L从本月下旬起通过经销商订购。 

分享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Pecker's Home无关。登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和图片(或其他媒体形式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有侵犯版权事宜,请通知master@peckerhome.com,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该信息。
  • 上一篇文章: 恩智浦推出新型电能计量芯片

  • 下一篇文章: 恩智浦发布首款采用可焊性镀锡侧焊盘的无引脚封装产品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处理器架构消亡史[00161]
    通信恩仇,5G江湖[00311]
    官方辟谣扫码支付引爆加油…[00545]
    谷歌搭售是不是作恶?可以…[00303]
    你对Zigbee无线连接了解多…[00534]
     
     最新5篇推荐文章
    Pecker之家开通用于电子元…[02-13]
    印刷电路板图设计经验[04-04]
    基于电力线通信的家庭网络…[03-23]
    利用USB控制器设计的Windo…[01-20]
    基于ARM920T微处理器的IDE…[01-20]
     
     相 关 文 章
    麒麟950为何能拿下世界第一…[00597]
    ARM能否在服务器芯片市场开…[00294]
    NXP斥资112亿美元收购飞思…[00339]
    微软开发ARM版Windows Ser…[00359]
    恩智浦推出全新的灵活数字…[00351]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