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对于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有遗忘的趋势,不过对于中国电视剧,我们的屏幕始终能够进行良好的“历史教育”。没看过《西游记》、《编辑部的故事》、《阿信》、《血疑》、《我爱我家》?不要紧,各大电视台仍将为那些80后、90后呈上这些“精彩”节目。
抛开数字电视转换不谈,中国电视频道出现了一种节目质量下滑的态势。即便是在模拟电视时代,几个频道、甚至是十几个频道同时播出一部电视剧也是比较罕见的。现如今,不严格地说,《闯关东》、《士兵突击》、《家有儿女》、《武林外传》、《炊事班的故事》、《血色浪漫》等几部热播电视剧,基本上足够让各个省级卫视频道“填充时间”。
多频道同播一剧还不是电视屏幕的奇观,多少年之前的旧剧也能叫电视台的人给倒腾出来。如果说偶尔放一两部经典老剧算是添加一点欣赏佐料的话,十几年前的老剧又在各个频道、甚至是黄金时间轮番轰炸,这就应该怀疑电视台对于观众的诚意问题了。
在笔者所在的城市,《编辑部的故事》、《闲人马大姐》、《东北一家人》、《我爱我家》已经播了好多次,再继续播下去,似乎就要把《排球女将》、《聪明的一休》等二十年前的电视节目拿出来了。
其实谁都明白,电视台旧剧重播的目的,就是为了降低节目采购成本。据媒体报道,播放一部20集的老剧少说可以节省三四十万元。
面对电视节目的低劣化和同质化,数字电视显然是反其道而行之。换句话说,中国根本不需要数字电视,更是应该把目前的模拟电视频道数量减去一半或者三分之二,提供数量更少、质量更高的几个模拟频道。
数字电视的价值说到底,无非就是两点。传输数量提高,以前一个模拟频道的带宽可以传输六套标清节目。另外,数字电视可以传输高清节目(HDTV),可以给将来的高清电视机提供内容。
从后者来说,全国的高清频道只有两三个,价格并不针对普通消费者。HDTV的普及,还有五到十年的时间。
从传输数量来说,中国的免费公共电视节目有50多套(央视十几套、各省卫视、本省多套、本市多套)。目前的模拟有线系统足够传输这些节目。另外在许多城市,模拟电视的观感体验已经不亚于DVD。(观众只需要切换一下自己的频道和DVD节目就可以自己做对比,免得被其他贬低现有模拟画质的宣传所误导)。
数字电视上马的前提是频道容量严重不足、无法满足观众需求,或是国家的无线频谱十分紧张,必须让电视模拟转数字腾出频段。这两点前提在中国并不存在。尤其是在节目内容市场,中国和西方国家完全不同,中国没有足够好的节目“填满”这么多新增频道,甚至没有足够好的节目保持现有50多个公共频道的质量。
所以数字电视,只是一些“唯技术论者”鼓吹的产物。就好象CPU有人鼓吹64位,殊不知64位的操作系统距离普通用户还十分遥远,没有操作系统,这些64位CPU又有何用?
数字电视转换的受益方是有线运营商,他们将价格翻番,得到了“在营业部坐等观众上门充值”的惬意。普通观众需要操作两个遥控器,切换频道间隔上数字电视“笨于”模拟电视,高档电视机沦为一个听命为机顶盒的显示器。
综上所述,数字电视最大的价值是频道数量增长六倍,现有50多个公共频道大规模重播旧剧、并播新剧,节目质量江河日下,这让观众感到失望。这也证明我们的电视频道不是太少了,而是太多了。我们不仅不需要数字电视,还需要精简电视频道。
|